2010/9/23 10:37:00 浏览:3024 来源:南京家教网
我们坚信,称职的父母不是天生的,在孩子慢慢长大的过程中,父母要处处做个有心人。1、父母是孩子的"克隆"对象。有人说,"孩于是父母的镜子",确实如此。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父母,父母的影响尤为重要。而家庭教育的最大特点是潜移默化,言传身教。由于孩子的可塑性大,模仿性强,父母的一言一行、一举一动都在以身示范,无时无刻不在潜移默化地对孩子施加影响。因此,孩子在家庭中所学到的一切,包括说话的语调、动作、走路姿态、性格和品德等都会打上父母的烙印。所以,父母要很注重自己的形象,要孩子做到的,自己首先做到,如诚信、礼貌等。2、别总盯着孩子的缺点。父母对孩子进行教育时,对于其表现出的良好行为给予肯定和表扬,会使孩子感到高兴,以后自然愿意再重复这种良好行为,这种做法称之为正强化。有些父母的眼睛总是盯住孩子的缺点,并翻来覆去地讲这些缺点,这就称之为负强化。负强化不仅改变不了孩子的不良行为习惯,反而易于强化这种习惯。3、决不为孩子护短。有的父母想方设法为孩子的缺点开脱、辩解,甚至指责别人。其实,这不是爱护孩子的正确做法。一则由于父母护短,孩子会有恃无恐,变本加厉。二则别人不再反映情况,不利于父母全面了解孩子。但是孩子的缺点是客观存在的,总会表现出来。孩子的短处往往是越护越短,将来铸成大错,父母会悔之莫及。4、不把电视当成"保姆"。现在,有为数不少的父母为图省事,把电视当成孩子的全日制"保姆",这对孩子的身心发展是不利的。一则让孩子长时间看电视,会直接妨碍亲子间的语言和感情交流,也不利于孩子口头表达能力的发展。二则成天让孩子看电视,势必减少户外活动和人际交往,对视力也有不良影响。三则看电视所需要的是被动注意力,若看得太多,不利于发展认真学习的主动注意力,以致学习时注意力不能持久集中,做事易于出现疲劳。因此,孩子看电视要有选择,时间不宜太长,父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,别让孩子成为自己的"陪看"。5、不让幼儿绝对地自由成长。专家认为,完全让孩子自由发展个性,并没有太大的好处。因为幼年期的孩子无法辨明是非,不能区分想象与现实的界限,完全受冲动左右。他们最需要父母、老师及整个社会的指导和帮助。因此不能让孩子们完全自由地成长,需要教他们从尊重他人做起,学习和发扬传统美德,培养高尚的首先情操,这才是优秀父母对孩子应尽的教育职责。